法國女高音與台灣布袋戲的邂逅,東西方傳統經典革新合作,
共譜跨越國界,關於愛情、友誼、別離與重逢的故事。
【演出時間/地點】
4/06(四)、4/07(五)、4/08(六):19:30
4/13(四)、4/14(五)、4/15(六):19:30
4/09(日)、4/10(日):14:30
納豆劇場(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79號)
票 價:600元 (4人優惠套票85折)
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:https://goo.gl/jAVi4M
荷蘭漢學博士╱偶戲專家 羅斌 編導
法國女高音 羅安娜 Anne Rodier
國樂唱作琴人 張士能
布袋戲青年偶師 郭建甫
義大利偶師 馬士儒
■ 故事大綱
以19世紀中法戰爭為背景,新婚的法國水手,因戰爭不得已離開新婚妻子,前往從不曾去過的亞洲。水手所搭乘的船在途中遭遇颱風沉沒,落海的水手大難不死,漂流至基隆岸邊被台灣人救起。
在法國老家,年輕婦人收到丈夫在戰亂中失蹤,可能已經陣亡的通知信,傷心欲絕的婦人,去到與丈夫離別的港邊,娓娓唱起那首彼此初戀的情歌……
■ 歌曲
Jean-Jacques Rousseau 1712-1778 « Que le jour me dure! »
Charles-Philippe Lafont 1781-1839 «Le départ du jeune marin »
Jean-Baptiste Lully 1632-1687 « Le héros que j’attends »
Etienne-Nicolas Méhul 1763-1817 « Le Chant du Départ »
Giulio Romolo Caccini 1551 –1618 « Ave Maria »
« Tourdion » (17世紀法國飲酒歌)
■ 法國女高音 羅安娜Anne Rodier
羅安娜出生於法國貝濟耶(Béziers),蒙特利埃音樂學院畢業後,師事E. Saurova,1999年加入Joelle Vautier的音樂劇大師班。2012年首度受邀來台演出,與知名指揮家Y. Paget及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的《法蘭斯香頌》,獲得觀眾熱烈回響。擁有獨具一格、溫暖的聲線以及音樂廣達三個八度的天賦,讓羅安娜的演唱領域悠遊於歌劇、法國及德國藝術歌曲,為樂壇當前炙手可熱的女高音。曾獲皮卡第歐洲大賽等首獎、歌唱大師比賽卓越貝郎獎、克萊蒙費朗國際歌唱比賽獲頒馬迪‧梅絲普蕾法文藝術歌曲獎(Mady Mesplé Award-Grand Prix de Mélodie Française)等。
■ 台原偶戲團
台原偶戲團成立於2000年,演出戲碼橫跨傳統與現代戲劇領域,演出場域更從台灣出發,遍及全球四十多個國家。台原偶戲團擅長以現代劇場調度融合各種形式的偶戲,並加入演員、原創音樂、多媒體等元素,另闢嶄新和有創意的路,延續和增進傳統偶戲藝術之美。創團以來持續與歐、美、亞精英劇團與演員合作交流,創作出高水準的劇場作品。
【以上資訊由台原偶戲團提供】
|